轉換新網址:
https://tuner-pianotuner.blogspot.com/2013/08/blog-post_31.html
學生家長問我,希望我在部落格回答,因為他的朋友們也想知道.
主要是扮演的角色不同,換個位置,換個腦袋.
立場不同,教育目的不同,要求不同,各司其職.
【音樂班】這個名詞要先解釋.
大家都知道【音樂系】是在大學內,比較不清楚【音樂班】是什麼.
【音樂班】是教育部、教育局核定,在高中、國中、國小特別設立的,
等於是大學音樂系的預備教育.
學習主科有大學入學考必考的主修、副修、樂理、視唱、聽寫共計五科,
其他還有合奏、音樂欣賞等其他輔助課程.
最早的全名是【音樂資賦優異教育實驗班】.
是正式學制,在學校內由【輔導室─特教組】管理.
任教老師是和大學音樂系一樣,以職等聘任,分成:技術教師→講師→助理教授→副教授→教授.
※有些學校自行設立的音樂班是【社團性質】,並不是教育部、教育局核定的,請家長要自行辨識.
【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】和【非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】最大的不同是:
教學目的不同.
※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:教學成果最重要.
最白的一句話就是:學生的成績就是老師的考績.
所有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,不論職等,都有學生成績考核的壓力.
學生成績一直都很差,升學狀況不佳,大概就有不續聘的危機.
連私人學生(非就讀音樂班的普通班學生),也都有學習成果與表現的名聲顧忌.
學院派教學,學習是否正確最重要,比較不遷就學生.
教學的立場不能為了留住學生,降低標準.
※非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:讓學生喜歡音樂並延續學習.
借用國內最大規模音樂教室的廣告詞:「讓孩子快樂學習」.
非音樂班(系)老師,主要是讓學生喜歡音樂並延續學習.
只要是音樂科班出身的老師們,應該都知道正確與否,但不一定會嚴格要求學生一定要做到100%完美.
舉例來說:在【音樂比賽】和【升學考試】,看【姿勢】和【音樂表現】的方式就大概猜出學生的老師是哪一類型,很準的.
國內學習古典音樂的人口,大部分~我猜有90%以上,是由【非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老師】培養,功勞很大.
而音樂系、音樂班的學生和音樂比賽的優勝者,幾乎都來自【在音樂班(系)任教老師】的門下.
目前的趨勢,音樂班(系)老師和非音樂班(系)老師,已經沒有學歷與能力的差異.
近幾年,因為音樂教育普及,音樂班、音樂系、音樂研究所到處都是,
已經讓整體師資的學歷普遍大幅提升.
能夠在音樂班(系)任教的是音樂科班畢業生中的極少數,
縱使沒有在音樂班(系)任教,現在音樂老師的學歷,學士、碩士都只是最基本的,
雙碩士(音樂演奏和音樂教育)和博士也越來越多.
主要是扮演的角色不同,換個位置,換個腦袋.
立場不同,教育目的不同,要求不同,各司其職.
引用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violin_duancheng/article?mid=257&prev=262&next=142&l=f&fid=20
留言列表